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又到一年夏秋时

  • 张先生
楼主回复
  • 阅读:3145
  • 回复:0
  • 发表于:2020/6/11 9:59:16
  • 来自:河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肃宁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时下已进入忙种时节,面临一年一度的三夏大忙季节,古有争秋夺麦《绣女下床》之谚语,三夏即:夏收,夏打,夏种,时间短任务重,抢收抢打,时不等人。

凡在农村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夏收即:油菜,大麦小麦成熟的季节,在麦子收获之前油菜就已经成熟了,这时人们开始忙碌着,在地里或是在村边找一块稍高一点的地块作为麦场,然后用牲口或者是拖拉机拉着耙盖,反复耙压整平,然后在泼上水,待稍干后铺上柴草用石碾反复震压,这样一个即平整又坚硬的麦场就ok了。这是一车车油菜陆续拉上麦场,黑油油的油菜籽经过石碾的反复震压与秸秆分离。人们就可以用这些油菜籽榨成菜籽油,在麦收之前炸油条改善生活补充营养。为繁忙的麦收打好基础。
在生产队那个时候人们每年都种少量的大麦,大麦的营养价值远远不如小麦,由于当时人们生活比较困难,人们留一小部分作为口粮,其余的生产队就把它作为饲料来喂牲口,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牲口越来越少了,大麦,人们也就不再种了。而现在的夏收主要是抢收小麦。
为什么要抢收小麦呢?这正是‘蚕老一时,麦收一晌。’小满过后小麦逐渐由蜡黄变为焦黄,这个时候的干热风是相当毒的,几个晌午能把麦子吹干,生产队那时候,收麦子要提前,七八成熟时就得开始收,再晚了就没药了,所谓药,就是用来捆麦秸子用的,就是提前拔下十来根麦秸子头对头分成两把,头部盘一圈,然后两把平铺在地上,把割下的麦子放在上面,然后用要打成捆,等麦子完全成熟再收就晚了。这时候各生产队要开三夏动员会,准备好杈,爬,扫帚,打麦场用的工具等等。
那时侯的收麦子,大部分是用手拔,攒足了劲的社员们,已过半夜就有人陆续往地里溜达了,拔麦子也有诀窍啊,左手往前揽住麦头,右手抓住麦秸下部,猛地往上一提,一把麦子就下来了。当时拔麦子最有意思的就是:闹班子,所谓闹班子,就相当于现在的飚车。你追我赶互不相让,如有几个小青年碰在一起,那好戏就来了,一个个生龙活虎,搜搜带风,几亩地霎那间就给拔完了。
以到八九点钟时,各自家里会陆续给送来饭菜,由于当时麦子的产量相当低,一年的麦子收下来除了缴纳公粮,生产队里留足饲料,种子,分到户里的就寥寥无几了,人们就把有限的一点麦子留在过年和收麦子时吃,各户送来的大部分都是白面和棒子面合在一起蒸的馒头,腌鸡蛋是每户基本都有的,因为在麦收之前人们就把自家鸡下的蛋提前腌好的
当麦子基本收完一块地的时侯,这时生产队的马车会准时赶到地里,把一捆一捆的麦秸子拉回麦场里,这是麦场里,单有一部分勤杂人员把拉回的麦秸子用铡刀把根部铡掉,把麦头摊在场里暴晒两天,在用牲口拉着石碾反复震压,妇女们拿着叉子跟在后面不停地翻动麦秸,大约用一个中午的时间麦子就压好了,然后堆起来,开始漱扬,即杨场,杨场是一个技术活,杨出去的麦粒要落在一条线上,麦秸子和麦糠吹到另一边去,这个活一般都是场头来干,场头就是在麦场上主持一切工作的一位富有经验的老者。
麦收期间最令人揪心的就是抢场,就是正在压场时突然天气骤变,一场大雨即将来临,这是生产队里的急促钟声就会响成一片,人们也习惯的知道是要抢场了,这时从四面八方跑来的社员们,抱着自家的炕席,塑料布等等一个个飞快的跑来,急急忙忙把还没压好的麦秸子堆起来,盖好。待天晴好时再重新晒压。
一般年份六月十五号左右麦子基本收完,六月十五号是社员们半年来工分结算的日子,生产队要按半年来每个人出工的分数总起来。参加粮食分配,在收成好的年份一个社员均能分到七八十斤麦子。和两担压场时铡掉的麦根。再加之人们日常食用的红薯干,棒子面,刚好能维持一年的基本生活。尽管当时小麦是如此的珍贵,人们还是第一时间把分回家的小麦,用石碾压成面粉,或是蒸成大馒头,或是烙成大饼全家人饱餐一顿,美美的享受一下丰收后的喜悦。
过去三夏时人们不等把麦子收完抽时间还要把该种的晚秋作物及时种上,如遇到雨水大的年份,草苗一起长,那时候没有除草剂,都是人工除草,越是阳光暴晒的天气,越要在地里锄草,这时候除掉的草,便于被火爆的阳光晒死,所以农民的皮肤也就被晒得黝黑发亮。如没能把草及时除掉,一旦形成草荒,这一季的庄家就白瞎了。或是造成严重减产。
等到麦子收打完了,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垛花秸,把经过碾压的麦秸子,《也称花秸》垛成一个个园垛,垛顶用泥巴抹好。作为牲口一年的草料,由此也可以看出哪个队的花秸垛多而高大,说明他们的小麦产量一定会高的。

如今的三夏,已今非昔比,大型的农业机械取代了手工劳动,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缩短了工作时间,原来一个麦收时间十五至二十天,现在五六天全部搞定,并产量提高了近十倍。历史的变迁日新月异,农耕时代渐行渐远。但永恒的记忆难以消失,艰苦时代的奋斗精神难以忘怀,也正是这种传统的精神不断激励着我们小康路上勇往直前。

张民权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7qO9tfOifhxvKTj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