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追寻祖先迁徙的足迹

  • 垣城老九
楼主回复
  • 阅读:5309
  • 回复:6
  • 发表于:2014/12/10 6:20:10
  • 来自:河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肃宁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追寻祖先迁徙的足迹

郭九州

 

十月的太行山区,团黄丝绿,姹紫嫣红,恰似一幅大泼墨的山水画卷。放眼望去,山高水长,崎路弯弯,山脚下,树丛里,我仿佛看到祖先迁徙的队伍仍在跋涉前行。

    按照战友的建议,我们在游览太原的晋祠、长治的皇城相府后,马不停蹄,又驱车来到洪洞县的大槐树镇。车刚停稳,抬头便被寻根祭祖园正门的独特设计震撼了,难道这就是那棵令我魂牵梦绕的山西洪洞大槐树吗?难道我的祖先就是从这里被官差牵扯着,一步一个脚印跋山涉水走到冀中的吗?我抚摸着这尊东西跨度2.2米,宽9米,高13米,形象逼真、根系盘虬的巨型槐树根雕,凝视着头顶《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的牌匾,耳畔又响起了“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的民谣。


 

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正门

冀中人祖辈有个很深的情结,特别喜欢槐树,并且必须是国槐。及至秋天,槐花莲豆,清香扑鼻,引无数蜂蝶殷勤而至。更有“院里栽槐,有福就来”的祖训,代代相传,永志不违。此刻,我终于来到祖先离乡背井时的起点,凝神侧耳,秋风悠然,仿佛又听到了老祖先那依依惜别、牵儿别母和一步一回头的哭泣声。

民间传说,明代“燕王扫北”时,所到之处,尸横遍野,千村萧瑟,最终造成了从山西大量移民。这话也不全对,据《明实录》记载,朱元璋在位时山西至少有七次移民,主要原因是全国人口比例严重失调。确切资料统计,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北人口为189.3万人,河南人口为189.1万人,而山西人口却多达403.04万人,比河北、河南人口的总和还多25万。就是说,“燕王扫北”之前,河北、河南已呈“人烟稀少,田园荒芜。”之状态。因此,朱棣登基后继续推行移民也数顺理成章。据《明史》等资料记载,从明洪武六年(1373年) 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山西移民共计18次,约60万人被迁往11省277县,其中河南63县,北京、河北56县,山东52县。

1982年出版的《肃宁县地名资料汇编》显示,全县228个自然村,有明确记载的山西移民村为157个,约占全县总村数的69%,其中以姓氏为村名的126个,占移民村总数的80%,且主要为明永乐二年九月(1404年)迁入。按照纪年推算,肃宁移民大部分为第12次,其迁徙路线可能为:出发地(洪洞大槐树)——集散地(正定)——定居地(肃宁)。

走进寻根祭祖园,迎面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八字形大影壁,给人一种强烈的“回到家”印象。影壁正中的“根”字出自著名书画家张汀先生之手,既有隶书之神韵,又含篆书之风范。两侧分别镶有“饮水”“思源”四个篆字,营造出“悠悠思乡意,浓浓祭祖情”之氛围。


 

“根”字影壁

有“根”便有“源”,同行的G君边听讲解边对我说:“老九,你仔细听,导游的语音和我们有异曲同工之妙,没有障碍。”G君的话不无道理,肃宁与洪洞之间虽有千里之遥,但传承之脉始终未断,除去“解手”“背手”之说外,就连部分饮食习惯和日常称谓也延续至今,如:面食有“炸馓子”“羊杂烩”“面片”“揪疙瘩”;另有:“皮带称裤带”、“玉米称棒子”、“衣兜称斗斗”、“拖把称墩布”、“扫墓称上坟”;时间上:“明天称明儿个”、“昨天称夜儿个”、“前天称前儿个”、“后天称后儿个”;最令人叫绝得是,洪洞人也把“不要紧”称“百不责”,让人听起来绵绵中自带一丝心酸。

如此说来,称大槐树是肃宁移民的“根”一点不为过。

按笔者了解,洪洞县大槐树之所以名扬天下,个中原因除名剧《苏三起解》里那句“洪洞县里没好人”之名句影响外,最深远的应该还是“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民谣影响。据史料记载,唐宋以来,洪洞北关就设有北通幽燕,东连齐鲁,南达秦蜀,西抵河陇的驿站,专门接待南来北往的公务官员。毗邻的贾村有座规模宏大的广济寺,寺旁有棵高大的汉代大槐树,觅食的老鹳多在树上构巢搭窝。因此,明朝在这里设局驻员,作为大规模移民的集散地也属顺理成章。初时,明王朝规定四口之家迁一,六口之家迁二,八口之家迁三,且以男壮丁为主,并允诺给迁移者土地15亩,耕牛一头,三年免税等优厚条件。但是,这里的老百姓自古就有“金窝、银窝,不如自家土窝”的顽固理念,无论官府如何动员,自愿迁移者寥寥无几。后来,主管移民的官员不知谁出了个馊主意,贴出告示曰:凡不愿外迁者,必须在三天之内,赶到广济寺旁大槐树下登记,愿意外迁者在家等候。老实巴交的人们相信官府,拖家带口陆续集结到大槐树下,三天之内竟汇聚了几十万人。谁知,第四天大批官兵突然将人群包围,并当众宣读圣旨:“凡来大槐树下者,一律外迁。”可怜手无寸铁的百姓被官兵强行带枷索绳,悲痛欲绝。

遥想当年,正值晚秋时节,槐叶飘零,老鹳声咽。瑟瑟秋风中,大批抛家舍业的移民被官绳牵解,离乡背井,一步一回头,渐行渐远。最终留在记忆里的,便只有那棵高大的古槐和那簇簇令人惆怅的老鹳窝了。

十多年前的祭祖仪式上,出了一件稀罕事,前几天,不知从何处飞来成千上万只不知名的小鸟,落在祭祖园的树上,祭祖园结束,小鸟便不知去向。年复一年,年年如此,简直成了一个谜。有人说,那是无数迁民的魂灵回来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至今是一个谜。

导游介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朝代的更替,那棵见证明代大移民的老槐树,早和广济寺一起毁于汾水,第二代大槐树也已枯萎,如今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槐树,已是第三代古槐了。


 

原古大槐树处和第三代古槐(右)

按笔者的体会,进了祭祖园,除了游览和了解望亲亭、千年槐根等景点外,最应该去和留心的是祭祖堂。可以说,如果老祖宗在天有灵的话,这里便是我们与之交心和对话的地方。这座面阔112米,进深55米,总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的宏伟建筑,坐北朝南,古朴庄严,雄伟壮观。正门两旁的楹联寓意深远,上联为:洪泽恩波,源远流长,老鹳窝中生百姓;下联为:洞天福地,根深叶茂,大槐树下荫千家。堂内设有1230个移民先祖姓氏牌位,四壁绘有52幅移民壁画。同时,堂内还陈列有大量的古槐子孙后代的家谱、族谱、祠堂碑文、墓碑铭文等实物史料,为前来寻根问祖的移民后裔提供了方便。此外,还应该去祭祖堂两侧的渊源阁、望乡阁留心看看,那里存有大量的宗族家谱及各个姓氏祖先的画像。浏览其间,查询一下自己的血脉,瞻仰一下祖先的尊容,其情其意,非语言可以形容。

笔者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大槐树移民表》,发现有的记载确很清晰,如:肃宁李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大槐树老鹳窝迁居肃宁县刘家村;肃宁曹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大槐树老鹳窝迁居肃宁县刘家村;肃宁周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大槐树老鹳窝迁居肃宁县刘家村;肃宁姚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大槐树老鹳窝迁居肃宁县刘家村。但查《肃宁地名资料汇编》,根本没有“刘家村”这个地名。按本人分析,移民表中所说的刘家村,很可能是如今尚村镇的刘家务村,因为至今那村的曹、周两姓仍很兴旺。但是,却没有查到《汇编》中关于“明朝永乐年间,刘姓家族为避难迁来此地”的出处。

期间,战友电话频频,催我们抓紧时间回太原聚会。不得已,只好蜻蜓点水,加快游览步伐。走出祭祖园的大门,留恋的心思难以消散。回头望,仿佛祖先的魂灵正默默地向我们挥手告别。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梦想光芒
  • 发表于:2014/12/10 10:34:57
  • 来自:河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该文推荐到肃宁在线首页“城市资讯”栏目。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走向寻根之旅。
(0)
(0)
  
  • 沧海一声笑
论坛个人认证论坛荣誉勋章
  • 发表于:2014/12/11 21:07:23
  • 来自:河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有机会一定去一下
(0)
(0)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 午马思维
  • 发表于:2014/12/19 14:43:22
  • 来自:河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0)
(0)
欣喜于家乡的日新月异,感动于人间的真情实意,动情于身边的一草一木!
  
  • 午马思维
  • 发表于:2014/12/19 14:43:50
  • 来自:河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希望得到作者亲笔签名的书。
(0)
(0)
欣喜于家乡的日新月异,感动于人间的真情实意,动情于身边的一草一木!
  • 陈愚
  • 发表于:2015/2/27 4:01:24
  • 来自:河北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拜读大作,受益匪浅。
来自手机版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7qO9tfOifhxvKTj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