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北京城内的“肃宁府”胡同

  • 读书者文化传媒
楼主回复
  • 阅读:3003
  • 回复:2
  • 发表于:2014/1/9 15:39:46
  • 来自:北京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肃宁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寿比胡同,明朝属昭回靖恭坊,西段称臭皮胡同,因此地有一熟皮作坊而得名;东段为肃宁府,清朝属镶黄旗,乾隆时东段称绥宁府,宣统时东段称肃宁府。民国三十六年(1947)西段称寿比胡同,东段称肃宁府。1949年后东段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寿比胡同并入,改称交道口南头条。“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大跃进路九条,后恢复原名。1979年改称寿比胡同。
位于南锣鼓巷东侧的寿比胡同,有一条向东通往交道口南大街的分支,以前被称为肃宁府胡同。《燕都丛考》引述《天咫偶闻》说,“交道口西有巷曰肃宁府,明魏良卿封肃宁伯居此”。《明史》记载,魏良卿是魏忠贤的侄子,魏忠贤的老家就在河间府肃宁县。魏忠贤原本家贫无赖,因逃避赌债当了太监,得势以后将众多魏家亲属提升为高官显爵。天启六年(1626年),魏忠贤假借破获间谍有功,使侄子魏良卿受封为肃宁伯,并由皇帝赐予宅第,此后不满一年魏良卿又晋封为侯爵和公爵。魏忠贤被崇祯皇帝治罪悬首于河间府城门以后,魏良卿也在北京被斩首。
一个夏日的早晨,已经成为旅游商业热点的南锣鼓巷尚未开始一天的喧嚣。我从鼓楼东大街走进了南锣鼓巷北口,然后向东拐进了菊儿胡同。由于菊儿胡同是北京市第一批将危旧房屋改建成居民小楼的地方,地形变化与地图标注不尽一致。我在寻找寿比胡同入口的时候,幸好巧遇了一位正在胡同里巡查治安的志愿者杜大姐。与杜大姐聊天中得知,杜大姐的祖父杜保铭是北京南苑航空学校1914年第一批毕业的飞行员,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在寿比胡同买了一座四合院居住,现已61岁的杜大姐就出生在寿比胡同,她对这一带非常熟悉。杜大姐说南北走向的寿比胡同与向东分支的肃宁府胡同原本是相连的两条胡同,1965年被合并为交道口南头条,“文革”期间一度改称为大跃进路九条,“文革”之后又统称为寿比胡同。杜大姐告诉我,现在的寿比胡同向东分支的那一段胡同里,并排着7号、9号、11号三座古老的院落,那就是昔日的肃宁府
按照杜大姐指点的路径,我顺利地找到了寿比胡同7号院。这是一座高大巍峨的广亮大门,门外地势开阔,门前有一株粗壮的古槐。斑驳模糊的门墩抱鼓石上,隐约看得出松树和麒麟的样子,似乎是寓意“麒麟送子”的纹饰,色泽黯淡的朱漆门楣上还残存着尚未脱尽的彩画。最令人惊喜的是在门框上方,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蓝底白字门牌,还能依稀辨认出“肃宁府胡同2号”的字迹。


  
  • 读书者文化传媒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1/10 8:50:52
  • 来自:北京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头发股份 
(0)
(0)
  
  • 思维力量
论坛总管理员论坛总管理员
  • 发表于:2014/1/10 15:20:37
  • 来自:河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这样的文章!
(0)
(0)
欣喜于家乡的日新月异,感动于人间的真情实意,动情于身边的一草一木!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7qO9tfOifhxvKTj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