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肃宁“民间刀圣”杨洪檩

  • 思维力量
楼主回复
论坛总管理员论坛总管理员
  • 阅读:4673
  • 回复:0
  • 发表于:2013/10/17 10:49:13
  • 来自:河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肃宁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在我的老家——窝北镇杨庄村有一户铁匠铺,掌锤的师傅叫杨洪檩,铁匠铺就在他家南屋,为了尽量不影响邻居生活,他家在村庄最北头紧挨着小白河南岸盖了房子。叮叮铛铛几十年了,当初那个血气方刚的壮小伙儿,成了现在的老师傅。而他打造的各种“刃”字牌铁器,早已是名声远扬。
    阴历七月十五是传统的祭祀故人的时候,那日回到老家祭奠长辈的坟茔,完事后在村里闲转,老宅已是破烂不堪,寻着叮当之声信步走到杨师傅的铁匠铺,半年不见,分外亲热,他停下手中活计,聊起家常。
    杨洪檩今年65岁,在村里名声就俩字儿:实在。1966年,他17岁时,仅读了一年农中,就被后堤人民公社的修造厂选中,进入工厂,干起了“烘炉”,俗话说就是“打铁的”。那时后堤修造厂主要出产犁杖滑片和暖气片,杨洪檩师从于百道口村的吕玉章和黄印杰两位师傅,学了一门精湛的淬火技艺,没几年功夫就成了厂里的业务尖子,但到了80年代初期,计划经济逐渐被市场经济取代,后堤修造厂越来越不景气,他家里分到了责任田需要劳力,就从工厂下来了,那时人们第一次尝到了多劳多得的甜头,积极性普遍提高,家家置办各种农具,杨洪檩就琢磨着在家开一摊铁匠铺,一来手艺不会丢,二来方便大伙修修补补,自己也挣个钱儿,补贴家用。就这样,杨洪檩的烘炉开张了,从农用的大镐、小镐、叉子、铁耙、刮板、打草刀子、锄头……到生活中使用的菜刀、铲子、勺子…….心灵手巧的杨洪檩都能打造出来,而且每件铁器活儿他都要打上一个“刃”字,作为自己的产品记号,他打的铁器拿到集市几乎都能卖完,尤其是刀具最受欢迎,锋利无比,和同样的菜刀相比,打磨一次刀口的锋利保持很久。
    在村里,杨洪檩为人热情,谁买他的铁器都按成本价儿,谁家的物件坏了不论是不是买的他的修修补补砸砸焊焊,他从不收费,村里人没有一个不说他好的。他对打铁技艺也在不断探索中,人们都知道他的刀快,可就是爱生锈,而市场上卖的不锈钢刀具好看但不快,为了克服这一点儿,他做了很多实验和摸索,终于掌握了一套不锈钢板焊接刃口技术,他的菜刀一下子上了一个档次,销路大增。经过不断地实践摸索,他还进行了小发明创造,运用在刀具的制作中,低速砂轮用来进行刀具的打磨,较小的刀具磨起来容易磨破手,他发明了水平磨刀机;他自己研制发明的抛光机,使刀具瓦光锃亮,丝毫不逊色于超市货架上的刀具。虽是农村里长大的庄稼娃儿,杨师傅也长个心眼儿,自己的“刃”字刀具质量有保证,为了引来更多的客户,他在刀柄上刻上“杨氏刀具—0317—5075920”,方便客户联系订做刀具。
    在他心中,始终坚持一条底线,违法的事绝对不干。他制作刀具的名声传得很远了,一次,几名外地青年来到他家,出高价要求打造20把砍刀,他一看图纸要求,再看几个年轻人流里流气,纹身墨镜,婉言谢绝了这宗活计,虽然少挣了钱,但他怕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这样的事儿,每年都会遇到,他都理性处之。
    近几年来,随着肃宁裘皮之都的地位在全国愈发突显,皮草业加工越来越繁忙,杨洪檩看准了这里面大量的各种用刀需求,设计出十几把屠宰刀、剥皮刀、刮油刀、裁皮刀,全部采用纯手工打造。投放市场后很受欢迎,他的刀具经久耐用,很多外地客商在采购皮张后都要捎些刀具回到原籍,如今他的“刃”字牌刀具,已经享誉全国皮草行业,为家乡挣得了荣誉。
    谈到今后的打算,杨师傅的表情凝重了,他说“俩儿子都去外地搞针织批发了,说那个能挣大钱。”言外之意看不上他的小铁匠铺。确实,几十年来,杨师傅在这上面没挣到大钱,因为他看利润看得薄,他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名声和刀具的质量。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在有生之年,把技艺传承下去,希望有识之士帮他扩大规模,创立真正的品牌,让手工打造的好刀具,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中。
欣喜于家乡的日新月异,感动于人间的真情实意,动情于身边的一草一木!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7qO9tfOifhxvKTj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