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自由阅读之路

  • 思维力量
楼主回复
论坛总管理员论坛总管理员
  • 阅读:1795
  • 回复:2
  • 发表于:2013/8/24 14:33:18
  • 来自:河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肃宁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我喜欢读书。这个读书不是上学读书的那个“读书”,而是指自由阅读。但回顾读书的历程,由于家庭条件之限,我真正开始读书的时间很晚。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村家庭,家里家具中没有书架、书柜、书橱,更别说有图书或藏书了。家里没有图书,村里没有图书馆或图书室,一个普通农家孩子怎能有机会读书?!种地不需要文化,庄稼人不需要读书,几千年来就如此。一个种族、一个国家,不可能人人都有必要成为知识分子,也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为知识分子,但一个自由、开放、富足的社会应该能够给每个人能够自由选择成为知识分子的机会——有书可读——而不仅仅是识文断字、脱离文盲。
       我没接受过学龄前教育,小学之前,没有印象读过任何书,不会拼音字母、不识数。小学时代,不爱学习、不爱做作业,只爱玩。玩得花样比城市孩子要多很多,也野很多,而且成群结伙,但是不如城市孩子长见识。在中国,农村和城市是完全不同的世界,相互封闭隔阂,但农村要天经地义地向城市输血,而城市回馈农村却很少,完全不对等。美国有种族歧视,中国有城乡差距,都是世间的不公平。
      小学时爱玩,是天性。所幸玩得内容之一与读书沾边,就是看连环画,到初中这兴趣泯灭时,大约收藏积累了将近上百本,新老破旧、五花八门,都是自己喜欢的,用心收藏积累才达到那数量规模。也算是个有点心的孩子。连环画每页图画下面有三四行字,虽难说翻看连环画就是读书,但也可以算是自由阅读的起点了——只看自己喜欢看的,只收藏保留自己喜欢的——而不是学校发放的不得不读的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教科书。自初中开始,在僵化呆板只以分数论优劣的灌脑式教育体制之下,我不知不觉被慢慢塑造成泯灭天性的乖孩子和好学生,那真是一个兴趣、才情和创造力被绞杀的过程。如温水煮青蛙般,叛逆、不羁、自由和天份,渐渐沉沦隐匿,被深深掩埋。从此,再难找到最本真的自己,再难有惊艳的才情发光闪烁。初中初期阅读连环画的惯性还延续着,但中后期基本上已经不再有兴趣,同时社会上连环画也渐渐绝迹,不再出版发行。我的连环画数量到达顶峰后,从高中开始慢慢减少,被年小的表兄弟妹们或要或借,数量锐减。大学期间家里翻盖过一次房,基本上就遗失殆尽了。
       初中、高中,六年时间几乎没有像样的课外阅读。初中时,我是那类单纯听话的学生,阅读范围仅限于那几门可怜的教科书或课外辅导书。那时,班里已有活跃分子看武侠小说,比如梁羽生的七剑系列什么的,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但他们不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高中时,我已经知道学习好、表现好是唯一的出路,分数是唯一目标,可悲而现实。县城已经算是城市了,街上有租书的书亭,花花绿绿的,武侠言情甚或色情低俗之类,良莠不齐。不知道是忍不住诱惑还是阅读求知欲强,班上住校的男生女生里,在学期中间考试压力不紧时,已经有人频繁到街上书亭租书看了。我判断不出这些书是好是坏,但一棒子将这行为统统判断为不良行为,而未沾染,而是躲在自己的蜗牛壳里,老老实实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学生。就像成人以后,不沾染吸烟、酗酒、吃喝嫖赌那样。色情书,俗称黄色小说,班里男生确有人偷看、偷传,神神秘秘的。印象里中学学校教育课里有生理卫生这门,但从未上过。中国学生的性知识实在是少得可怜,对正规教育知识体系而言那是不传之密,跟理财知识、权谋诈术一样都是隐学,学校无从教授。结果,学生们只能偷看色情书籍来扫盲,而且往往是“坏”学生们先知先得,“好”学生们后知后觉。熊培云曾提到,他在法国留学期间,晚上十点以后有电视台播放成人片,但窝在哪里观看的大多是中国留学生。他认为中国学生在这方面,普遍比西方学生表现得“饥渴”。同是70后,我深有同感。传统教育里性知识虽然缺位,但现实中贪腐官员却大多好色——而且往往因好色而暴露——这或许没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联,但却极具讽刺意味。同桌时间最长的那个同桌,出身教师家庭。见我有阵喜欢读古诗词,主动从家里拿了本《古诗选读》给我看。有个暑假,我也主动从他哪借过几本诗词书读。就是这有限的几本书,让我开阔了眼界,从李后主到唐三百,再到到“大江东去。。。”、“杨柳岸 晓风残月。。。”,眼界波澜壮阔地展开来,使我真切地感受到学识的迅猛增长。这让我知道,好书不在课本里,也不在街上书亭里。同桌让我初尝自由阅读的乐趣,爱读书、读好书的种子自此埋下。我对此,一直心怀感恩,不能忘却。
       大学时,我开始不再属于好学生行列。一方面是智商高学习好的同学太多,确实拼不过。更重要一方面,上大学不是为了成为好学生。还有,高中老师总教导我们说上了大学就可以放松了,再好好玩也不迟。。。额滴神。。。总之,只要放弃成为好学生、放弃虚名,课外时间就不用额外做题了,就可以有相对较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有可能找回真实的自己——当然,那时我并未意识到这些。倒像是,野马脱缰,先欢快地随风奔跑起来再说。我首先,恶补了金庸先生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课上课下、昏天黑地,大呼过瘾。然后是,四大名著。这四部书值得一提。三国和水浒都听过小说看过电视剧,而且还不止一遍;六小龄童版的西游记更是不知多少遍,几乎伴着童年长大;陈晓旭版红楼梦则没有正经看过,但原著却是唯一看过三四遍的,非常耐读,其他三部则是草草地略读。我以为,红楼梦之所以耐读,除了文采出众外,更因为这部小说真正是写人的小说,有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七情六欲,大观园中那群花季少女们的命运牵动人心;而其他三部则是主要写故事,人物脸谱化得厉害,随便翻翻足矣。“哲学乌鸦”黎鸣先生曾将四大名著评为中国人的四大绝望。三国演义是中国人普遍对极权专制统治者的深深绝望,水浒传是中国人普遍对一切文武官僚的深深绝望,西游记是中国人普遍对未来希望的深深绝望;红楼梦是中国人普遍对自己长期历史以来的生命价值、生存意义的深深绝望。第一次读到这样的观点,虽不敢完全苟同,但又感觉颇有些道理,令人深思。四大名著之后,是历史书,主要是民国蔡东藩的系列历史演义。这套历史大系,是白话文运动兴起后创新性的、通俗化的历史写法,其在风格上的创新有点象前几年的《明朝那些事儿》。
       大学毕业后的八九年,学习、工作精力主要用于攻读理工科专业学位、做课题、搞硬件、编代码、研究算法,读得大多是英文资料和英文文献。同时,这期间,恋爱、结婚,享受着二人世界的幸福和琐碎的家庭生活,虽也读书,但几乎都是漫无目的地随性阅读,谈不上什么大收获。这段时间,在阅读上,是真空期,是一种迷失状态。
        终于完成学业,体制的风筝线将我重新拉回体制之内。专业背景和单位实际工作需求极不匹配,理想与现实相差悬殊,并且错过了在单位“后备”的机会。刹那间,失去学习工作目标,人生一下从一个峰顶跌落至深深的谷底。但我知,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是体制内人才流动机制僵化死板。要么矮化、改变自己去适应体制,要么被体制报废。还好,所在单位可以不忙、可以轻松。这让我重新并且真正走上自由阅读之路,多年学业生涯练就的研究、理解能力,让我可以轻车熟路地去“博览群书”。我花了3年左右的业余时间,将金融市场两百多年以来最有价值的经典传世之作几乎全部通读,写了大量心得体会。我要成为此道高手。这是社会化生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最重要的是在市场中长久生存并且成功的人,都是智者。人世间,所有的行当,在哲学层面都是相通的。通过自由阅读,我给自己找到了以智慧立身,有所创造的人生目标。体制虽是束缚,但更是用来跨越的。我要在体制之内,完成自己的《肖申克的救赎》。  
      其实,说来惭愧。回头看看,从小到大,并没有像样地读过什么书,博览群书的自我感觉,更多是一种向往。我理解的自由阅读,就是可以由着自己的兴趣、志向方向有选择地阅读,而且这阅读是为创造积累。这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自由阅读。而所谓博览群书,只能是相对来说。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时代,全球每天不知出版多少本书,键盘上不知敲出多少文字。单纯从量上而言,已经再也没有人能够达到古人那种广泛涉猎地博览群书的境界了。但,一个人依然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领域内做到博览群书——其实当你站到或看到某个方向领域的前沿时,你会发现自己很快就无书可读 ——这时候离你进行创造也就不远了,或许仅差一小步,这一小步就是普通与不普通、平凡与不平凡的分界线。
      自由阅读,积极做事,追求智慧,有所创造。这是我通过自由阅读给自己“找”到的生活态度、人生态度。
欣喜于家乡的日新月异,感动于人间的真情实意,动情于身边的一草一木!
  
  • 旭日诗风
论坛个人认证论坛个人认证
  • 发表于:2013/8/24 23:04:36
  • 来自:河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自由阅读,积极做事,追求智慧,有所创造  在拼搏中进取
(0)
(0)
  
  • 海啸
论坛个人认证论坛个人认证
  • 发表于:2013/8/25 5:40:04
  • 来自:河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先生通今博古,写的文章令人赞美。我与先生可能是同龄人,但在创作方面,可谓是望尘莫及了。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7qO9tfOifhxvKTj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