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有关张强烈士的点滴回忆:辽宁省有一个以肃宁籍烈士命名的镇

  • 思维力量
楼主回复
论坛总管理员论坛总管理员
  • 阅读:2131
  • 回复:0
  • 发表于:2013/7/11 15:17:05
  • 来自:河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肃宁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辽宁省有一个以肃宁籍烈士命名的镇



——有关张强烈士的点滴回忆


 辽宁省有个康平县,康平县有个张强镇。张强镇是以一位烈士的名字命名的,烈士名叫张强,肃宁县邵庄乡东高口村人。张强烈士的儿女,至今生活在肃宁县东高口村。
    近日,一位年近70岁的老人走进民政局申请办理低保,当工作人员询问其家庭情况时,老人说,我父亲是牺牲在辽宁省康平县张强镇的张强烈士。
    张强1916年出生于邵庄乡东高口村一个贫民家庭。一家六口仅靠父亲打短工度日,虽家境贫寒,也节衣缩食供张强读了二年书。并给他取了个响亮名字,希望他日后有出头日子,使张家富强起来,终因经济拮据,失学随父种田。
    抗日战争爆发后,肃宁县有了领导抗日的共产党组织,年已20岁的张强抱着“参加抗日,赶走日本鬼子”的决心,找到党组织,要求参加革命,被批准担任一区助理员,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任区委秘书,县财政科科员,不久提升为财政科科长。
    1942年5月,日寇在冀中搞惨绝人寰的“五一大扫荡”,敌后抗日根据地遭到极大破坏,许多党员干部被敌人杀害,肃宁县党组织损失严重。为了坚持敌后斗争,县委决定派张强到二区任区长,恢复二区工作。
    二区是敌情最严重的一个区。张强到任后,恢复党的基层组织和抗日武装,在二区又燃起了抗日斗争的烈火。他的行动,引起了日伪的极大恐慌。敌人对他恨之入骨,派出特务到处侦察他的行踪,伺机对他下毒手。敌人几次到他家搜捕,找不到张强,就乱翻乱砸。全家人担惊受怕,只得东躲西藏,受尽了白色恐怖的折磨。但张强没有被日伪的反动气焰吓倒,继续坚持斗争。他带领群众抗税抗粮,建立、发展堡垒户,为抗日武装筹粮筹款,破坏日军交通线,袭击抢粮的日伪军,铲除汉奸走狗,以顽强的革命意志同敌人进行殊死的斗争。
    1945年抗战胜利后,组织上决定派他参加赴东北干部工作队。当时父母年迈,妻子体弱,小妹才13岁,两个孩子年幼,父母流着泪对他说“你要是走了,家里可怎么着哇!”。家里离不开他,但他知道革命更需要他,毅然与亲人告别,踏上挺进东北的征程。
    1945年12月,张强随同一批冀中干部被分配到康平县,任五区区长。到任后,放手发展群众,开展反奸清算斗争。该区大黄家窝堡陈梦龄三兄弟,曾投靠日寇分别当上了开明、二酉、立德3个村的伪村长,霸占粮田百余垧,骡马50余匹,鱼肉乡里,称霸一方,被人们称为“西霸天”。张强调查了解到陈梦龄、陈松龄一家残害百姓的罪恶事实,决定清算“二陈”,逮捕陈梦龄,没收陈家资产。并于1946年1月15日,召开全区群众斗争大会,有60多人登台控诉陈梦龄罪行,会场群众激愤,高呼“清算陈梦龄”、“打倒西霸天”的口号。会后,区政府决定扣押“二陈”,罚款抵罪,限期交款。陈梦龄预感末日来临,3月7日夜越狱逃窜。区政府发现后立即组织区小队搜捕,但没有抓到陈梦龄。张强区长与区小队指导员陈宜华、庞庚喜研究决定,没收陈家全部资产,并决定4月10日组织“农民扫荡队”查抄陈家大院。
    陈梦龄逃跑后,秘密组织了一伙匪徒阴谋暴动,并潜回家中,准备用武力抗拒清算斗争。
    4月10日清早,陈宜华、庞庚喜及通讯员刘广林3人去陈家大院侦察情况,准备侦察后带“农民扫荡队”查抄陈家大院。3人走到陈家大院“卡子门”里,早有准备的陈家东西两炮台同时开枪,庞庚喜、陈宜华、刘广林中弹牺牲。匪徒们将3位尸体拖至院内掩藏,准备待“农民扫荡队”到来时,进行大规模的武装反清算。
    早8时过后,张强带领通讯员武凤彩、满海山来到大黄家窝堡。发现街上无人行走,情况异常,唯恐“扫荡队”查抄行动有差,决定进村看看情况。他们策马从街头进入陈家“二卡子门”,见院门紧闭,院内无声无息,更觉有疑,3人下马向陈家大院走去,没走几步,陈家炮台突然开枪,张强随枪声倒下,武凤彩跑过去一看,张强已中弹牺牲,满海山见此情景忙喊:“武凤彩快撤!”话音刚落,武凤彩前胸中弹,栽倒在张强身上,满海山急忙上马向“卡子门”外冲去,没跑多远,也中弹落马。负伤的武凤彩苏醒过来,带伤突围,在群众的掩护下,甩掉追敌,赶到四区向县政府报告。满海山被抓进陈家大院后遇害。“农民扫荡队”闻枪声撤回,幸免于难。
    当天,康平县政府得知张强遇害的消息后,立即报告地委,地委即刻调分区十四团攻打陈家大院。陈梦龄从地道潜逃,更名改姓藏匿于北京。1952年被公安部门逮捕处决。
    为表彰与纪念张强等烈士,上级决定将哈拉沁屯命名为张强镇,1959年,在张强镇建烈士陵园。
    张强镇是由肃宁人的名字命名的?张强烈士的家人还在?为了解开大家心中的疑团,近日记者到邵庄乡东高口村采访了张强烈士的儿子张广田老人。
    在村主任张建民的帮助下,找回了一早去锄地的张广田和老伴。一行人来到了张广田家,院子不大,堆满了柴禾,简易帐篷下圈着几只羊,老人说这是他们家最值钱的东西。四间房子是新盖的,里面还呈毛坯状,墙壁还是粗糙的水泥面。张广田和老伴常年有病,日子过得一直入不敷出。他们有三个女儿,日子过得也都不富裕。看老人的房子实在太破烂了,一到阴雨天气就担惊受怕的,于是大女儿一家多方筹钱才给老人把房子翻盖了,虽然没钱再继续装修,但两位老人已经很满足了。张广田无奈地说:“要不是我们老两口常年吃药,生活实在困难,我也不会拿父亲的事向政府申请低保的。”
    1946年,张强烈士牺牲以后,辽宁省康平县政府曾将他的烈士证寄到东高口村,当时张广田才一岁多,他姐姐张兰珍才7岁,张广田的爷爷怕张广田的母亲撇下两个年幼的孩子改嫁,就把张强牺牲的事瞒了下来,烈士证也在被掖藏的过程中弄丢了。虽然众人都有意隐瞒,但张广田的母亲隐约感到张强可能已经牺牲了,但是人前也不好流露出伤心之情,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哭泣。据张广田回忆,半夜经常被母亲的哭声吵醒,看到母亲一边纺线一边抹着眼泪。张广田也是10岁以后才明白父亲已经不在了。为了抗日,父亲舍弃了自己的小家,让家人跟着担惊受怕,母亲常说不知道以前的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
    “以前家里人只知道父亲牺牲在东北三省,尸骨具体埋在哪都不知道。”张广田说直到1967年才与张强镇取得联系。张广田有一位本家的爷爷叫张大章,在黑龙江鸡西煤矿当科长,偶然的一个机会,跟来自辽宁省康平县张强镇的一位军官聊天时谈到了张强镇的由来,经细细打听,张大章基本确定张强镇的张强烈士就是他本家的一个侄子。于是立刻写信到东高口村,告诉张广田一家:张强应该牺牲在辽宁省康平县。通过与当地政府的几次书信往来,确定牺牲在辽宁省康平县张强镇的张强烈士就是张广田的父亲。
    1967年8月份,在康平县政府的极力邀请下,张广田和姐姐克服经济困难,登上了开往张强镇的列车。张强镇政府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姐弟二人,并带他们到“张强烈士陵园”进行了祭拜。在剿匪战斗中幸免于难的通讯员武凤彩,向张广田姐弟二人讲述了张强烈士牺牲时的情况。康平县政府、县公安局也翻出历史档案,让张广田姐弟俩对父亲的事迹有了基本了解。张强镇政府当时曾邀请张广田及家人搬迁到当地居住,被他们婉言谢绝了。临回肃宁时,当地政府将几百元的路费交到了姐弟俩手中,并在纪念本上给他们写了几句话:“望你牢记林副统帅的教导,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1967年8月21日。”
    1983年,康平县党史办的工作人员曾到家中来走访烈士家属情况,并给母亲带来了500元的慰问金。之后,张强镇政府也曾来过一次,想找一张张强烈士的照片为其塑像,但是已没有张强的丝毫痕迹。2002年,张广田的母亲去世。2003年,张广田又独自踏上了北上的列车,将母亲去世的消息告诉仍在他乡的父亲,希望在另一个世界,父亲能对母亲多一点关怀。每到清明或是年节,张广田总想再去看看父亲。可是家里一直不宽裕,还要照顾一家老小,来往的路费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于是再次祭拜父亲的想法只能藏在心里。他对记者说,有生之年再去看一次父亲,是他最大的愿望。

——来自:肃宁周报
欣喜于家乡的日新月异,感动于人间的真情实意,动情于身边的一草一木!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7qO9tfOifhxvKTj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