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肃宁:吕家庄六百年 文:老鹤之声

  • 思维力量
楼主回复
论坛总管理员论坛总管理员
  • 阅读:6547
  • 回复:4
  • 发表于:2012/11/5 16:23:56
  • 来自:河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肃宁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吕家庄六百年 



   吕家庄位于县城南偏东二十五里老唐河北岸,是肃、献、

饶三县交界处,可谓偏僻矣。

据查,明朝永乐年间,吕氏五兄弟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故取名为吕家庄至今。明初人口大迁徙,到现在已有六百年了。

相传,吕氏五兄弟到此后,在现在吕振国住宅及其以北地界安家,相继滑家、武家、杨家(回民,由南京府水西门二郎岗迁来,是保驾来到北方的)迁来落户。吕氏五兄弟中,吕谦、吕让为村庄的形成与发展,贡献较大,故以吕姓命名村庄,明万历年间真武庙落成后,勒石时记述了此事。吕家老坟五兄弟坟前的祖坟,是牌位,尸骨在原籍。村庄布局原先已经形成,立村前就有的一口井,即后来称为古井的东大井。该井一直用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因水位下降,井中无水而废弃,但古井保留至今。西河湾是老唐河重要码头,从清淤堆起的四个高如小山似的沙岗,和因码头形成的一条后来叫西小村的南北一二百米长的宽阔街道不难想象,当初码头的热闹与繁忙。过往的船、装卸货物的船、住宿停泊的船,不在少数。舟楫往来桨声帆影不断。岸上,货场、旅店、饭馆、小吃摊接连不断,洗澡堂、剃头铺应有尽有。揽客声、叫卖声不断,即便到了晚上,也是灯火通明。到民国初年,杜家岗杜家仍以剃头为业。再有,一般回民保驾到这边,都占城镇,以经营买卖见长,以做买卖为主。肃宁县城以南若多村庄,只吕庄有回民,他们到这里是来做买卖的。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杨家还卖油、熬糖、卤花生米卖。可见当初吕庄这个地方不是一个纯农业村。

吕庄是个杂姓村,僧俗回汉、村民之间,和睦相处数百年。除回民杨家、后街东头闫家(从京东迁来)外,相传都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多个姓氏,是投亲而来。前街王家是北岩村的,是吕家的女婿,吕家给了四十亩地,在吕庄落了户;侯家是投王家来的,王家给了十亩地,并勒石记载,石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挪作它用,下落不明;闫春连祖上也是投王家来落的户;马家是从东柴投王家来落的户;郑家是郑同义从山遒投姐姐吕家来落得户;葛家是从索家庄迁来落得户;王鼠生祖上从王家北岩迁来;张景文祖上从张家北岩迁来;张书贵兄弟投舅舅王家来落的户;王根才祖上从宫殿迁来落的户;何连生从大何庄投姥姥吕家来落得户;索德英住姥姥吕家从大尹村来落得户;魏楼村魏立根在岳父吕家落得户;龙堂村徐勋在姥姥吕家来落得户;吕合理家的姑爷郭某来此落户。吕庄吕姓历代迁出的不少,百道口、垣城南、雪村、小阎庄、小刘庄、岳家庄、豆闫庄、魏楼村、宫殿、千民庄、曲吕的吕姓,都是先后从吕庄迁出的。至于吕庄各姓迁至京津或全国各地的,一时难以统计。

经一百多年的建设,到明朝万历年间,肃宁县大地“栋甍相连,桑麻蓊郁,而城南吕家庄尤称繁庶。” 吕庄相继建起四座庙宇,有真武庙(也称玉皇庙)、观音堂、三官庙、关帝庙。真武庙和观音堂都有香火地和僧人,观音堂的尼姑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淹于在历史长河。留下来的有万历年间“玉皇庙修建记”和顺治年间“玉皇庙重修记”两通石碑(后碑被人盗走)。还有光绪壬寅年重修观音堂时留下的一块功德匾,上边记载着吕庄家家户户捐款的数额,与全村会组成人员名单。吕庄当时的辉煌,由此可见一斑。留下的古碑文还有:道光二十四年立的吕祖墓碑,背阴载有“合族公誌”和光绪十三年吕家立的记事碑。(吕祖墓仍在)光绪二十六年立的皇清处士王金振并夫人李氏墓碑,并这之前为王金振的爷爷立的墓碑(残)。留下来的古文契,有从康熙到清末的百来张,记述了一些土地、宅基和家庭组合的变迁,给后人留下了书法墨宝。从一个侧面,看出村庄历史悠久,和农家耕读生活。

最近有人考证,吕庄这个地方,汉朝时叫无蒌亭,刘秀走国曾到过此(有待考证)。后来,清朝,太平军北伐曾路过此处。七七事变后,五十三军南撤经过此处,开国上将吕正操随军在此逗留。抗日战争时期,吕庄是抗日根据地,同时也是重灾区。

几百年来,吕庄人崇文尚武,务农经商,虽没大成就,但有小收获。

清朝末年,有举人之才的吕宗孟,考中秀才。吕宗孟知识渊博,吕庄流传下来的岐黄之术、算命之术,都与吕宗孟有关,只因家贫,一生坐馆授业。监生吕宗濂,书法盖城南。王万选精通医术,小有名气。清末民初,村中有杨玉璇、吕宗繁两处私塾。二班(指镖局)幼年子弟多,日子富裕,清朝末年,曾自己开馆聘请塾师。民初以后,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一直有国办小学,抗日以前还有王子勤任教的贫民小学,抗日时期,还有高小班。解放前小学教师有李兴洲(马庄人,烈士李谦之父)、马石生(郭庄人)、马金池(国民党员积极分子,曾勾结土匪王喜和村官欺负回民私塾先生杨玉璇,致使其后人搬离吕庄))、杨玉福(杨庄人)、范其禄、李金堂、耿彦农、齐盛林、董玉斌、齐士林(均大张家庄人)田大用(柳庄人)、王书康((郭庄人),还有本村人王士昶。解放后有任国华(南于庄人)、冯树珍(务胜口人)、张武申、卢省三、孔祥玲(肃宁城里人)、刘玉昆(陌南人)等。在王士昶等进步教师的教育影响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吕庄走上革命道路的青壮年大有人在,壮烈牺牲的不少,后来当高官的人更多。

清末民初,吕庄有两班镖局,第一班局址在后来吕文贵居所。二班是吕宗周办的聚庆镖局,局址在吕钦與住所。保镖的,多是本村人,从侧面不难看出村民的尚武之风。一般村民,也都会个三脚猫四门斗,在乡里不吃亏不怕事称得一霸。清末,吕文二在赤峰,带领佣工的乡亲与当地人械斗,不幸中埋伏身亡,身虽死,大无畏的气概长存。

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吕庄在外经商的已颇有成就。前街王家,在承德、隆化、围场的锥子山等地,经营百货、副食、药铺、烧锅、钱庄等,广有财产红火一时。王石柱家,在承德独家经营,并亲自到日本进货,买卖小有规模。村西北角一带吕家,多人在北京、蒙外馆经商,财源滚滚,富极一时。所以以后吕庄人均土地比别村多得多,只是公社化后,耕地划方,划给外村不少。

六百年来,这片土地,养育了吕庄二十三代人(以吕家为例)。历代先祖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创造了吕庄曾有的辉煌。当今村民,迎来当今文明盛世,共享着文明成果。吕庄这个古老而偏僻的村庄今后将与时俱进,建设的越来越好。

——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96c976010139ex.html
欣喜于家乡的日新月异,感动于人间的真情实意,动情于身边的一草一木!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7qO9tfOifhxvKTj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