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分享]肃宁北曹庄曹颖老人发在沧州日报的一片散文

  • 午马思维
楼主回复
  • 阅读:3006
  • 回复:1
  • 发表于:2012/4/27 20:06:33
  • 来自:河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肃宁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老来蜇居故里,常在村后梨园枣行间盘桓。小的时候,这里有一条通往邻村的路沟,能走大车。这些年垫沟,车道被截断,也就没有了三轮车、拖拉机的咆哮冲撞。盛夏,绿树遮天蔽日,枝桠间常有栖息养神的麻雀、喜鹊和剔刷羽毛的燕子。树阴下有低头扒食的鸡和怡然啃草的羊。
68年前,侵占河间的日军传言即日攻占肃宁,百姓人心惶惶。当此危难时刻,北曹庄来了一支奇异的队伍,在滴水成冰的深夜,战士们恐怕惊动群众,就在农家门外靠墙休息。起得早的人家开门一看,都感到惊奇。那些战士军服破旧,脚上穿着用麻绳、布条编的“草鞋“,每人还有一顶草扎的伪装帽。他们说话和气却很难听懂,用手比划着自我介绍是“老八路”,来这里打鬼子的。乡亲们见此情景感到很歉疚,立刻把部队迎进家中让到热炕头上。战士们住下就挑水扫院子,然后就在各家隐蔽休息,真正是秋毫无犯、鸡犬不惊。
次日,盘踞河间的日军200余人西犯肃宁,驻北曹庄的“老八路”一个连队火速拉到外村奋起阻击。当时的日军将骄兵狂,根本不相信有谁敢阻截他们,遭到痛击后就在炮火掩护下吼叫着猛扑上来,好像能把我军一口吞掉似的。“老八路”据守的王家坟阵地被打成一片火海,百十棵柏树立刻弹痕累累枝桠零落,有的坟头被炸去半截,但我们的战士却牢牢钉在那里连续打退敌人几次猛攻,阵前敌尸横陈,阵地岿然如山。为消灭中堡店村东娘娘庙的日军机枪火力点,我们一位年轻的战士匍匐迂回接近敌阵;连投两弹消灭了敌人。但因投弹距离太近,自己也被炸伤,肠子拖出腹外。这位刚毅的战士鼓起最后的勇气一手托住肠子,一手抓过机枪艰难地返回我军阵地,壮烈殉国。
北曹庄战斗痛歼了鬼子兵,振奋了人心,“老八路”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由于这支部队很少在平原作战,加上地形对我方不利,我军有48人壮烈殉国。战斗结束,部队迅速转移,村民把散埋在几处的烈士遗体集中起来重新安葬。我那年9岁,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形。人们看到,有的烈士衣袋里装的竟是趴满糠皮的谷面饼子和糊焦的锅巴。“老八路”就是吃着那样的东西献出生命打败敌人的。掩埋烈士的乡亲们有人垂泪叹息,有人失声痛哭。后来才知道进驻北曹庄的队伍是120师 716团第十连,那是一个战斗作风顽强的老红军连队。很多人来自遥远的湘鄂西**根据地,经历了千难万险的长征,又从晋西北跋山涉水来到冀中,牺牲在北曹庄,做了无名烈士。后来我当了兵才知道,功勋卓然的人并不一定就会显身扬名,战争中太多的不确定因素留下了多少让人无奈的遗憾!
7年后,烈士墓地周边五个村的群众追念他们的风操功业,集资为他们竖起了墓碑,清末拨贡张春轩先生满怀激情撰写碑记,盛赞英烈“光明皎洁如日月,英名长存若山河“。
20世纪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716团政委廖汉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原716团团长黄新廷两将军,都没有遗忘在那次苦战中杀敌殉国的英烈,先后临墓凭吊。廖副委员长慨然题词:“抗日英烈永垂不朽“,并由当地政府将其镌诸碑碣。
烈士墓的东侧,还有一些见证了当年两军厮杀的老枣树。现在它们又在墓旁做了英烈的近邻。初夏,它们为墓地飘溢一个多月的浓香;仲秋就挂上满树红晶晶的蜜果;隆冬又舞动铁青的枝杈搏击来自漠北的冷风。从不要人们施肥浇水,永远怡然奉献。其性、其情都堪做无名英烈的天然知己。
如今,48烈士墓成了肃宁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逢清明节,一队队中小学生高举共青团、少年队红旗来到这里扫墓纪念。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7qO9tfOifhxvKTj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