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刘春霖——高风亮节的末科状元

刘春霖——高风亮节的末科状元

关键词:肃宁状元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肃宁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suning.ccoo.cn/
  • 感谢 wuma21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0676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肃宁文化广场西侧的刘春霖雕像

刘春霖(1872-1942),字润琴,河北省肃宁县北石宝村人。青年时即以诗文、学识称道于士林。清光绪三十年(1904)殿试夺魁,此后第二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取士的制度,刘春霖便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

为了纪念他,在沧州名人植物园、肃宁文化广场、河间一中均建有刘春霖的雕像,在肃宁人民公园建有润琴湖,县城的育才街更名为春霖街。

在肃宁的文物保护所,还保存着刘春霖的团扇书法真迹。在状元家乡北石宝村,至今仍保存着刘春霖出资捐助学堂时门口的《劝学篇》石碑。

 

【刘春霖中得科举状元的典故】

原来,朱汝珍本来应该是清代末科的状元,但是由于姓名和籍贯的缘故而与状元无缘—— 按照惯例,甲辰恩科的主考官在阅评完所有考生的试卷后,从参加殿试的273名考生的试卷中挑选出10份,并按名次排列好(其中朱汝珍第一,刘春霖第二),呈送给慈禧太后“钦定”。慈禧太后翻开主考官列为“头名”的试卷,见该卷虽然文词畅顺华丽,但字体却为粗笔楷书,因慈禧性喜疏淡清新字体,故看后不禁连连摇头。 当她看到“朱汝珍”这个名字时,心中更是不由得陡然升起一股厌恶之感:夺魁的举子是广东人朱汝珍,不禁让这位老佛爷想起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高举反清大旗的孙中山……这些人都出自广东,在慈禧看来,广东是出叛逆的地方。加之朱汝珍姓名中有“珍”字,“朱”与“诛”同音。珍妃支持光绪皇帝变法改良,被推入井中溺死,“朱汝珍”这三个字一下就触动了慈禧那根敏感的神经。于是她将朱汝珍的试卷扔到一旁,状元之门对他关闭了。

相反,慈禧觉得刘春霖这个名字有吉祥之兆,又是直隶(今河北省)人,“春霖”二字含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这一年又逢大旱,急盼一场春雨。加之直隶地处京畿,“肃宁”又象征肃静安宁的太平景象,这对烽火四起、摇摇欲坠的清王朝,自然是“吉祥”之兆。于是,大笔圈定,名列榜首,发榜时刘春霖由原来的第二名而成了头名状元,朱汝珍只好屈居榜眼了。

 

【历史功绩】

刘春霖清末曾历任翰林院修撰、福建提学使、直隶法政学堂提调。辛亥革命后,在北洋政府任大总统秘书、中央农事试验场场长、直隶教育厅厅长等职。曾创直隶书局、群至山房等。刘春霖博学多才,兴趣广泛。对古文学、史学和金石学造诣深邃,并对小学(训访学、文字学、音韵学)研究有素,颇多见解。刘春霖工于书法,尤以小楷为著,字极俊丽,深得世人推崇。早年,曾出版《小字楷帖》,是在上海印行的四部佛经小楷。后又出版《朱灵臣传》、《洛神赋》、《兰亭序》三种。1915年,他将殿试文章,即四篇策论作品,用工笔小楷写就,出版了《殿试帖》,成为畅销书。他还写有几部经卷刊行。笔者曾藏有其工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拓本,字创遒劲,俊美绝伦,堪称刘氏小楷之代表,可惜“文革”中被毁。刘春霖的名字已载入香港书谱出版社和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辞书《中国书法大辞典》。

 

【高风亮节】

刘春霖颇富民族气节。1934年,伪满政府郑孝胥特派人邀刘北上,并许以高官厚禄,被他拒绝。“七七”事变后,与他同科进士的王揖唐出任伪职,出面拉拢刘春霖,也遭到刘的严辞拒绝。1942年1月18日病逝于北京寓所,享年70岁。

 

 

附1: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有哪些作为?

 

刘春霖是清代最后一名状元,也是我国自唐代开科举仕以来最后一名状元,生于1872年1月,卒于1942年1月,河北省肃宁县北石宝村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取状元。刘春霖考中状元后,官职不高,最后职务是直隶省教育厅厅长、直隶省自治筹备处处长。1928年刘春霖离职不再从政,隐居北京。

 

1.兴学和救灾

 

刘春霖兄弟二人,小时候在老家肃宁县北石宝村跟随伯父生活,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只是由表叔王铁山教他二人读书。由此,刘春霖深知农村儿童读书的困难。刘春霖考中状元后,没有在老家广修“状元府”来光耀自家的门庭,而是在本村修建了一所小学堂,学堂的房屋、教椅、教桌及教具等,全由刘春霖出资捐助,并在学堂门口题有“铸才炉”匾额一方,立有石碑一座,作有《劝学篇》一文留念。石碑至今尚存。

 

刘春霖非常关心乡梓教育,当肃宁县建立“肃宁县师资讲习所”和“高级小学堂”时,刘春霖的入室弟子吴友梅(清朝末科秀才)校长,特请刘春霖为学堂正厅的明柱上写了抱柱对联(木制雕刻的黑底金字):“天开新学界,地嬗古遗风。”并请刘春霖为学堂撰拟了校歌歌词。歌词为:“地嬗古遗风,毛公设帐,董相传经。荆轲故里,武垣城。儒文侠武,燕赵遗风。莘莘学子,负笈来从,普被时雨并春风。春风暖,雨露浓,高门桃李及时荣。”

 

刘春霖在北京居住多年,他与民国时期旅居北京的河北省知名人士为同乡在京的子女们筹建了一所中学,名为“燕冀中学”。该校分为男、女两校,男校在外城广安门大街,女校在内城西什库后库。刘春霖不仅为建校捐款并赠书,而且还任燕冀中学董事会董事。后来该校日益扩大,不仅限河北籍学生,并招收外省、市籍学生。当年,女校在北京市成为有名的私立学校之一。

 

1933年夏季,黄河决口,河北、河南、山东三角地带洪水泛滥,受灾严重,人民流离失所。河北省知名人士刘春霖、段绳武、谷钟秀、齐振林等,组织成立了“河北省移民协会”,会长一职大家共推段绳武担任,负责协会主要工作。该会组织领导灾区难民救济,对无家可归者,迁徙到包头城东15里的南海子一带,开垦荒地,建立“河北新村”。先后移民两次,共计330户,1100多人,一切费用除发起人捐助外,并向多方募集。刘春霖不顾年迈,各方奔走,并联系当时的河北省政府主席于学忠,于学忠明令各级地方政府给予协助。包头南海子这个地区,经河北移民的辛勤劳动,发展很快,人口日益增多,村庄逐渐扩大,发展成为四五个“河北新村”。

 

2.一语救人危——吴佩孚只允刘春霖说情

 

1921年前后,军阀割据,北方演成直(吴佩孚)、皖(段祺瑞)、奉(张作霖)三系军阀混战,发展成直奉战争、直皖战争。

 

有一次,直系首领吴佩孚的一个师参谋长,由于对直奉战争的观点不同,有人误解他对战争不满,必定和奉系张作霖有联系,便报告给吴佩孚。吴闻之大怒,即将这位参谋长逮捕入狱,师长蒋雁行也受到吴佩孚的严厉训斥,并要枪毙这个参谋长。吴佩孚的将领为之求情,吴一律不准,而且决定了执行死刑的日期。这时有人想到刘春霖和吴佩孚素有来往(因吴佩孚也是清朝秀才出身,善书法),便请刘春霖出面来说情。

 

刘春霖得知此事后,先到和平门内后细瓦厂4号师长蒋雁行家。蒋雁行把事情原委详细介绍清楚,恳请刘春霖在吴佩孚面前说情。并作保证,那事纯系虚传。刘春霖答应去见吴佩孚劝说。

 

刘春霖很快就到了东城什锦花园吴佩孚寓所。他见吴佩孚后,说明来意,并告诉吴,请把这事弄清楚,不能草率枪决人,以免造成冤案,后悔亦迟。刘并作人保。吴佩孚当面应允。果然,到期没有执行,挽救了一条人命。

 

有人问吴佩孚:“许多人前来说情,大帅不允;为什么刘春霖来一说,大帅就马上答应了呢?”吴佩孚笑答:“刘殿撰为人忠厚诚实,性格耿直,做事谨慎而细致,我相信他不能虚言。他又是直隶省著名的士绅,我不能不听从他的话。”后来将此事彻底查清,确系误传。这位参谋长得救,深感刘春霖的恩情。

 

后来吴佩孚见到刘春霖,谈起此事,吴佩孚自责说:“润琴兄(刘春霖字润琴),幸有你一言,否则造成冤案。这是我做事鲁莽、草率失察,日后我做事当以此为记。”

 

 


 

保定古莲花池中状元刘春霖的资料

 

 

3.与宋哲元的友情

 

宋哲元任河北省政府主席时,为了使部下将领和省政府高级官员学习古典文学,在保定(当时河北省会所在地)古莲池公园开设了一个经学讲习班。每星期有一两次讲课,让官员轮流听讲。他聘请了刘春霖、傅增湘、潘龄皋、陈云皓等老翰林轮流主讲,并编写了经、诗、易、四书等简明讲义,印发给学员。从这时起,宋哲元就非常尊重刘春霖。

 

宋哲元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冀察绥靖公署主任和第二十九军军长时,专门邀请刘春霖为他讲学,每月“逢三”(即农历初三、十三、二十三)刘春霖就到西城丰盛胡同宋哲元家讲学。刘春霖每次到来,宋哲元必亲自迎接,在客厅内亲手奉一杯茶,以师礼待之。如果“逢三”日宋哲元有事,他必先派人通知刘春霖不要前往,有“宋哲元请假”之语相告。

 

同时,宋哲元也时常到王恭厂智义伯大院刘春霖住所,刘春霖和他谈古论今,讲述历代帝王兴衰之事和经史知识,两人交往过从甚密。他二人的谈话内容,当年曾在报章上披露,常有“刘春霖对宋哲元之言过……”为题的报道。

 

在交往中,宋哲元又常和刘春霖到和平门外琉璃厂文化街各古书店、古玩店闲游,刘为宋介绍古书、古玩。对一部书或一件古玩,如若刘春霖有爱不释手的样子,宋哲元便默记在心,回寓所后即派副官将该书或古玩买来,翌日即令副官送到刘春霖家,告称系宋委员长赠送。

 

刘春霖还曾向宋哲元建议创办一所学校,以教育、培养青年。宋哲元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即出资创办了“明轩中学”。该校成立董事会,宋哲元为名誉董事长,刘春霖则为董事,刘并捐赠了一部分图书,建立起学校图书馆。

 

4. 忧国忍能看彩戏,为传雪已兆丰年

 

民国建立后,腐败的清朝宣告结束。刘春霖希望民主建立,能使国家走上富强,不再受外国的欺辱,毅然参加了政界。可是,袁世凯的窃国称帝以及黎元洪、段祺瑞的府院之争,继之军阀割据,直奉、直皖战争的混乱局面等等政权频繁更迭的情况,使刘春霖对国家兴衰颇感忧虑。所以,他不久便脱离政界,在家隐居。隐居期间对国家的兴衰仍很关心。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时,正值刘春霖的60整寿,家人准备给他祝寿。刘春霖却拦阻家人说:“国不安宁,民不聊生,我的生辰不准声张,不迎客,咱们一家人玩儿一天就行。”然而,生日临近几天,沧州、保定的亲戚便提前来了,各地挚友也相继祝贺。儿子刘海云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应酬答谢,只好请来个京剧、曲艺团在家办了堂会。演出京剧时,刘海云并效法老莱子彩衣慰亲,粉墨登场,四座宾朋为之欢呼不已。在这种欢乐情况下,刘春霖忧国忧民之心,依然是有增无减。他在寿期的诗词中,咏出了“忧国忍能看彩戏,为传雪已兆丰年”的诗句,以杜甫“忧国愿丰年”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这两句诗也写进了他的《六十自述》诗中。

 

——摘自“人民政协报2009年12月31日一期”,稍有更改,当时标题为《末科状元刘春霖有哪些作为》文章。

 

春霖足迹

 

★ 冯国璋去世时,刘春霖人亲致挽联。他的挽联是:

 天上大星惊陨落

 河间耆献叹凋零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5930777220 传真: 邮箱:78916960#qq.com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春霖街 邮编:062350
Copyright © 2004-2024 肃宁城市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7qO9tfOifhxvKTje
='{"id":"10"}'>